2021 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類主題改善組銀獎及先鋒44 屆全國金銀獎金獎
為能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服務宗旨,提供民眾「安全、有效、及時、效率、公平」良好的醫療服務,結合資訊應用、團隊合作、品質促進、實證醫學,本院由上至下塑造「全面品質管理」(TQM)之文化,將品質持續促進、品質管制、品質確保之概念及精神傳達到全院各部室單位,結合本院短、中、長期策略目標,及衛福部公告「2024‑2025 年度醫院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八大工作目標」,持續推動品質改善活動,透過醫品病安活動競賽,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將醫品病安理念深入日常,持續為病人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服務。
-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監督與管理流程
-
醫療品質暨病人安全委員會暨小組架構組織圖
醫療品質
推動全院品質管理
在院長的帶領下,由上而下塑造「全面品質管理」(TQM)之文化,將品質持續促進、品質管制、品質確保之概念及精神傳達到全院各部室單位,結合本院短、中、長期策略目標,及衛福部公告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持續推動品質改善活動,透過醫品病安活動競賽,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將醫品病安理念深入日常,持續為病人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服務。
於院長室下設有精實醫療品質管理中心(簡稱醫品中心),負責規劃及推動全院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相關業務,下設醫療照護組及行政組,對內與各科部室進行雙向溝通與協調,將品質持續促進、品質管制、品質確保之概念及精神傳達到全院各部室單位,負責監督各部科與委員會之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監測指標、推展多元化品質改善及促進病人安全方案、規劃及推動本院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之教育訓練、定期監測全院異常事件之發生、針對重大病安事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CA),透過多元化的品管與病安活動,如:團隊資源管理、異常事件管理、品管圈、品質年會、品質改善等方式,來提升病人就醫「可近性」、「安全性」、「完整性」、「參與性」、「適切性」及「持續性」,全面推行品質改善計畫及品管圈活動,塑造本院全面品質管理與病人安全之文化;對外與各學協會合作,並積極輔導全院各單位參加各項品質競賽活動,近3 年來主題改善共獲得78 獎項,包含國家醫療品質獎1 銀獎、3 銅獎、2 潛力獎、2 佳作、1 創新獎,醫務管理學會1 銀獎、1 銅獎、2 佳作、9 入選,中衛發展中心3 座銀塔獎、3 座銅塔獎、11 座北區區會長獎,醫品協會品質改善成果發表競賽1 座金品獎、2 座銀品獎、3 座銅品獎、2 座創新獎、5 座優品獎、4 座優良海報獎;醫品協會會員大會2 件口頭發表、1 件優秀海報、6 件海報發表,先鋒品質管制學術研究基金會國際品管圈大會1 座金獎;先鋒品質管制學術研究基金會國內競賽2 座金獎、4 座特優獎、1 座全國優質圈長獎、3 座全國潛力圈長獎;急診快閃圈以「運用線上操作稽核(LOSA) 提升急診室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 病人照護品質」困難靜脈留置針病人獲得急救藥物時間由1,920 秒縮短為60 秒;心肺復甦機裝機時間由70 秒縮短為7 秒;插管時不須停止壓胸由10% 提升為80%;CCF 由85.4% 提升為95%;ROSC 比率由24% 提升為46.7%,有效提升病人安全,榮獲醫2021 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銀獎。
-
-
2022 年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銀獎
-
2022 年醫策會持續品質改善獎
-
2023 年醫品協會持續品質推動獎
-
2023 年醫品協會持續品質推動獎
病理檢驗科多多圈以「降低急診Troponin I 報告逾時率」經改善對策後急診Troponin I 逾時率由改善前48.5% 降低至13.1%,除了大幅降低急診Troponin I 報告逾時率外,亦提高病患及時治療的時效以及降低同仁的工作負擔等附加效益,榮獲2022 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銅獎及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銀獎。癌症防治中心健康守護圈以「提升癌症編碼品質之時效」,經智能化改善對策後,編碼時間從原本的每季320 小時下降到50 小時,榮獲2023年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銀獎及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佳作。在持續品質改善活動的推動上,也榮獲2022 醫策會頒發之持續品質改善獎及2023 年醫品協會持續品質推動獎。
為整合特定的照護領域,提供全方位、跨專業的相關照護來發展卓越特色醫療服務。同時亦要秉持「持續改善」、「管理循環」及「團隊運作」精神,以系統性的方式進行機構或單位之品質改善,建構機構內實質的支持系統,以維護品質改善成效對於組織正向的品質績效。本院2021 至2023 年共7 個團隊榮獲SNQ 國家醫療品質標章,在品質提升的路上我們持續進步並追求卓越。
持續推展教育訓練
本院每年訂定「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目標」,依據目標排定醫院所有員工的教育訓練,並將教育訓練完成情形列入績效考核參考。
全院性晨會上也會定期納入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相關之課程,每月固定至少辦理一場,供全院醫師、醫事人員增進醫品病安相關新知。也定期舉辦品質管理指標相關課程及工作坊,並持續擴大課程類別及參與員工人數。
-
2019-2023 年醫品病安教育訓練辦理情形/場次
落實全院品質管理
為建構高績效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健全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功能,本院每年定期舉辦醫療品質年會,由各醫療單位報告過去一年的業務概況、服務成果、醫療品質指標管理成效及品質改善成效,且針對醫療品質、病人安全、醫學中心評鑑及醫學中心任務,擬定未來品質管理行動推展規劃。透過分組報告的方式,由高階長官監督成果及計畫,同儕彼此相互觀摩標竿學習,且透過票選機制由各分組標竿進行全院性分享,達到創新管理、精進照護品質之目的,營造本院持續改善,追求卓越之醫品病安文化。
-
品管圈活動
-
品管圈活動
醫療資源效能
分級醫療
1. 建立友善雙向轉診模式,參與磺溪、長春、幸福台北、友善台北、成蘆、成蘆二、士林承德、新康及新喜等9 個社區醫療群(共162 家診所),每兩個月召開討論會議,並透過實證醫學新知分享課程提升社區醫療群醫療品質。
2. 推動分級醫療並落實轉診制度,2018 年起與23 家社區醫院、241 家診所(含衛生所)啟動「新光共好醫療照護」合作團隊。
3. 2017 年12 月起與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興院區合作急診分流、上下轉診;透過LINE 群組及時溝通,有效降低急診候床時間,減少急診壅塞情形,統計至2023 年已達275 例。
4. 2020 年成立全國首家透析血管通路管理中心,與27 家基層透析診所合作發展雙北血管通路照護圈,每季由本院透析血管通路中心檢測師到診檢測,並與診所醫護人員召開血管通路照護與治療跨領域整合團隊聯合討論會,2020 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系統類卓越中心組特色中心,2021 年榮獲TSAA 台灣永續行動銀獎,2022 年透析生命線全面升級與智能進化榮獲SNQ 國家品質標章。
-
2019 年-2023 年轉介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