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奶(Expressing Milk) ~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_孕婦關懷網站
許多婦女都有〝哺餵母乳時需要使用擠乳器〞的刻板印象,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妳並不需要擠奶器才能夠哺餵母乳,制式化地使用擠奶器會導致提早離乳。只有少數情況需要去擠乳。當然,若寶寶還無法吸吮乳房,媽媽需要將奶水擠出。然而,許多婦女因為一些不必要的理由,被鼓勵擠出乳汁以奶瓶哺餵,例如參加婚禮、看醫生、逛街…等,為何不帶嬰兒同行呢?難道嬰兒在婚禮上不受歡迎?或者必需將寶寶託給別人時,為何不用杯餵?﹙請看單張手指和杯子餵食﹚。我們常聽到 ”這樣父親或伴侶才能餵嬰兒,而且藉此媽媽才能獲得休息”,聽起來高尚又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配偶有許多其他的方式來幫忙母親。給予嬰兒奶瓶不是真正的幫助,反而會干擾媽媽之前為了哺餵母乳所做的努力。父親或伴侶可以坐在母親身旁,當媽媽哺乳時擠壓乳房來協助奶水流出,讓哺餵母乳更有效率,或是在寶寶還無法吸吮乳房時協助用杯子餵食。
擠乳器不應取代嬰兒吸奶,因為除了營養之外,妳和寶寶還可以由直接餵奶中得到無數的益處。母乳哺育不只是給予奶水。沒有任何人工擠奶器會比妳的嬰兒更有效,一個吸得好的嬰兒是最佳的擠奶器。但可惜的是,有些嬰兒吸得不好。
如果母親可以擠出很多奶水,毫無疑問的,表示她可以製造許多奶水。但如果不能擠出很多,並不表示母親的泌乳量不足,千萬不要只是為了〝想知道自己可以製造多少量的奶水〞而擠奶,這並不是判斷奶水量的有效方法,直接被寶寶吸吮的乳房比較容易被”排空”。
較有效的人工擠奶器是高馬力、可以調整壓力和速度醫院級的雙側電動擠奶器。市售的一般擠奶器有時並不那麼好,若只是偶爾需要擠奶,有一些手動式的擠奶器就足夠了。用手擠奶可以是很有效率而且是便宜的,說明如下:
- 錯誤的使用擠奶器會造成許多問題,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
- 重要的是要在餵完寶寶之後才擠乳,直接餵寶寶時,乳房中的奶水愈充盈愈好,因為乳汁流速快,寶寶反應較好(請單張# :滿足寶寶的指引及單張#15:擠壓乳房)。如果在餵食寶寶前擠奶,會減少乳房中乳汁的量。
擠奶方式:
在餵完寶寶後立刻擠奶─等一小時或一陣子再擠,更可能會讓下次餵奶時乳房較不充盈。
- 洗手。
- 將乳頭放在擠奶器漏斗的中央(這和嬰兒吸奶時,乳頭在嬰兒嘴內的位置不同;寶寶吸奶時乳頭並非對著在正中央,而是朝向嬰兒的上顎)(請看單張A:當含上乳房時)
- 擠奶器設定在可以吸出奶的最低馬力,而非母親可以忍受的最高馬力。
- 每側乳房最多擠15 分鐘,如果不到15 分鐘時,乳汁就變少或流不出來,則可以擠到乳汁不再流出後再擠2分鐘。
- 切記,擠奶不應該會疼痛,如果會:
- 降低擠乳器的馬力設定。
- 乳頭需要放在擠奶器漏斗的正中央。
- 縮短擠乳的時間。
- 清潔擠奶器:
- 擠奶器在第一次使用前所有配件都應消毒。之後,每次使用後只需以熱肥皂水或洗碗機清洗即可。
- 在每次擠完奶後,可將擠乳設備(不包括馬達或管路)放入冰箱,直到下次擠奶時再取出。如果當天不需要再使用,可用熱水沖洗,自然晾乾即可。
- 記得清潔擠乳器所有的部份(包括小零件),並確定沒有乳汁凝塊殘留。
- 用手擠奶:
許多婦女發現如果只需要偶而擠乳,用手擠是最有效益的方式。事實上,如果是初乳及 乳汁分泌並不充足時(例如在產後的頭幾天)用手擠奶比用擠乳器擠更容易擠出奶水。許多婦女也發現對成熟乳而言,用手擠也是最容易的方式。 - 洗手。
- 將大拇指、食指分別放在離乳頭約3-5公分的乳房的兩側。
- 輕輕地往胸壁方向壓。
- 下壓後,大拇指、食指一起轉動輕輕地向下壓。
- 可以的話,重覆動作擠壓乳暈各部位,確定奶水由各部位被擠出。
- 儲存乳汁:
- 和配方奶不同的是,母乳可以抗菌(細菌、黴菌、病毒)。在室溫25度環境時,母乳可以保存8-12小時,在冰箱冷藏室可以至少保存8-11 天,在冰箱冷凍室內部,則可以保存數月。
- 要習慣去聞並嚐母乳的味道,這樣才能辨別奶水有沒有壞掉。
- 因為母乳含有油脂,儲存後會有分層不均情形,只要輕輕搖動均勻即可。
- 母乳的味道冷凍後會改變,是正常的。
- 絕對不可以用微波爐加熱。
- 寶寶通常會接受冷的奶水(室溫下退冰即可),如果需要加熱或解凍,可將裝有奶水的容 器放入裝有溫水的碗中1、2 分鐘即可。
奶水要儲存在什麼容器?
如果擠出來的奶水是要送到醫院給生病或是早產的寶寶時,就要特別留意容器的材質。可使用硬的玻璃、聚乙烯【PE】、或聚碳酯【PC】。但是北美母乳庫協會強烈地不建議以聚乙烯袋子裝奶水,因為裝取的過程比較容易污染。擠出之奶水除非於1小時內使用,否則應立即放入冰箱並標示時間日期。在擠出後48小時內不會使用之奶水應冷凍處理。冰凍的奶水應先使用最早擠出的,以確保奶水於三個月內給予住院的早產兒食用。運送過程中所有的奶水都應緊緊地放於沒有冰塊的冰桶內,多餘的空間可以乾淨的毛巾或冰寶塞住。 雖然儲存的過程多少會影響母乳的細胞量或功能,或是一些酵素的活性等,但是仍是比配方奶好。其實最好的容器是乳房,退而求其次才是其他的容器。應注意清潔及不要過度加熱。對足月兒不是完全吃擠出來的奶水的,其實影響應不太大。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給生病或早產的寶寶,就需特別注意容器的材質。
容器材質:玻璃、聚丙烯、聚乙烯
玻璃:易清洗,拿取方便,但要小心摔破。
聚乙烯(polyethylene, PE):的母乳袋可能在裝取的過程不易處理,另外有破洞的可能性。
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為稍有彈性的不透明塑膠瓶,在刷洗過程中可能會有刷痕,而讓髒東西藏在其中。
聚碳酯(polycarbonate, PC):為透明的硬塑膠奶瓶
依據主婦聯盟94年5月20日所發佈的資料顯示塑膠奶瓶含有PC材質的,使用過程可能會釋出有害物質「雙酚A」,建議改使用玻璃或PP.PE材質的奶瓶。
擠出的奶水如何儲存?
給足月寶寶家用奶水的儲存時間冰存溫度 / 儲存型態剛擠出來的奶水在冷藏室內解凍的奶水在冰箱之外以溫水解凍的奶水室溫25℃以下6~8小時2~4小時當餐使用冷藏室(0~4℃)5~8天24小時4小時獨立的冷凍室 3個月不可再冷凍不可再冷凍-20℃以下冷凍庫6~12個月不可再冷凍不可再冷凍 - 不要放在冰箱的門邊,而是儘量放在冰箱的內部,比較不會受關開門影響溫度的地方。
- 擠出之奶水除非於1小時內使用,否則應立即放入冰箱並標示時間日期。
相關網頁:
國民健康署職場哺乳小撇步衛教手冊
- 促進噴乳反射:
〝噴乳反射〞是指奶水突然多量地湧出,奶水流速變快,且不論此時寶寶是否在乳房上都有可能發生。有些婦女並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也是正常的。不一定要感覺到有噴乳反射才能 製造奶水。有些婦女在奶水來時會覺得口渴、流汗、想睡覺或頭暈。但也有許多婦女在整個哺餵母乳的經驗中,感覺到並沒有噴乳的作用,有些婦女則只有在數星期後稍微可以察覺噴乳反射;但這絕對不是表示沒有奶水。如果您的寶寶不在身邊,您可以想像著寶寶在你的臂彎裡或乳房上,看著寶寶的照片或是將寶寶的衣物放在身旁來刺激〝噴乳反射〞。 - 洗手洗手。
- 將溫熱的濕布放在乳房上。
- 以手指用繞小圈圈的方式由外側漸漸向乳暈按摩乳房。
- 輕輕地用指甲由乳房上方的胸壁往乳頭方向向下輕撫。
- 身體前傾並輕輕搖晃乳房。
- 以食指、大姆指輕輕的搓揉乳頭。
您可能會感覺到奶水開始〝來了〞或注意到乳房開始漏奶,如果同時擠二側乳房,可能可以用較快的速度擠較多的奶。在使用擠奶器時擠壓乳房,可以有效的增加擠奶量。剛開始可能會有一點不順,但仍可以做到(可將漏斗放在胸罩內固定好,即可開始擠壓乳房),或者也可以請配偶幫忙。
如有疑問,請email到drjacknewman@sympatico.ca給Jack Newman ,或breastfeeding@sympatico.ca給Edith Kernerman,或翻閱書籍:Dr. Jack Newman’ Visual Guide to Breastfeeding (在美國稱作 The Ultimate Breastfeeding Book of Answers) ,或是看我們的 DVD: Dr. Jack Newman’ Visual Guide to Breastfeeding,或The Latch Book and Other Keys to Breastfeeding Success,或L-eat Latch & Transfer Tool,或 the GamePlan for Protecting and Supporting Breastfeeding 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Life and Beyond。請看我們的網站www.drjacknewman.com,如要預約請email 到breastfeeding@ccnm.edu,或打以下電話416-498-0002。 單張擠奶, 2008年5月修改 1995-2005 Jack Newman, MD, FRCPC撰寫及修改 2008年 國際泌乳顧問Edith Kernerman及Jack Newman, MD, FRCPC c 修改只要在不違反WHO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下,可以不需經過進一步的許可,列印或發送本單張。 翻譯:林姃慧 王儷燕 審稿:高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