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管師:2833-2211分機2869
肺癌
肺癌已成為癌症死因之第一名,為國人生命最大威脅之一。總體肺癌5年存活率低於15%,遠低於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攝護腺癌之存活率。經過數十年醫學的進展,肺癌的診治成效已漸改善,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早期發現肺癌以及積極量身訂作的治療,是治療成功的不二法門。
致病危險因子
造成肺癌最可能的原因,是吸菸(含二手菸)或其他空氣污染及致癌物之暴露,以及家族遺傳
臨床症狀及症候
早期肺癌通常是無症狀的,這也是為何若病人因有症狀而就醫,一旦診斷出肺癌,常都已是晚期。咳嗽是肺癌最常見的症狀,另外血痰、喘、胸痛、體重減輕,都有可能是肺癌的表現方式。若有咳嗽一個月以上的情形,請儘速就醫。
診斷方式
若懷疑病人患有肺癌,首先要設法獲得病理學及 / 或細胞學的診斷。緊接著就是臨床分期以決定治療方針。以下為常用之診斷工具。
影像學檢查
(一)胸部X光檢查:
胸部X光檢查是診斷肺癌之第一步,但是隱藏在中央大呼吸道的腫瘤、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或是隱藏在縱膈腔附近或橫膈膜高度以下的腫瘤可能在胸部X光上無法檢視。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除了可以確定X光片上所見到的不正常影像外,往往還可以發現到胸部X光片上無法顯現的病灶,因此在肺癌的分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正子造影檢查:
正子造影可做為肺癌分期之主要非侵襲性工具。正子造影的敏感度優於電腦斷層掃描, 且可以一次作全身之評估。但由於發炎性病灶亦可能顯偽陽性,若考慮手術切除腫瘤,在放棄手術之前應對不確定之可能轉移點作切片鑑定。
(三)磁振造影檢查:
胸部磁振造影可做為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之輔助工具,目前並未例行地使用該檢查。在評估腦部有否轉移病灶時,磁振造影優於電腦斷層。腦部之病灶評估以磁振造影檢查為首選。 核子醫學骨掃描檢查: 骨掃描為肺癌分期與復發的影像評估工具之一。
支氣管鏡檢查
支氣管鏡檢查(含內視鏡超音波支氣管鏡檢查)除了可以確定肺癌的診斷外,同時也是肺癌分期的重要工具。檢視原發病灶在大支氣管的位置對肺癌的期別判定很重要,同時也可以了解肺癌病灶在支氣管枝漫延的程度,對於決定是否可以手術切除,以及如何切除,具有極關鍵性的價值。
螢光支氣管鏡檢查
螢光支氣管鏡檢查是指在作支氣管鏡時, 以癌症病灶及正常氣管黏膜在螢光照射下反射出的光波長度不同之原理,來檢測早期氣管內肺癌之檢查方法。作法大致上與一般支氣管鏡相同,只是在操作時加上螢光的照射。
胸腔鏡檢查
影像輔助胸腔鏡術的施行為外科手術,需要全身麻醉,是一項較輕微的侵襲性技術,可做為肺癌的確定診斷和分期之用,亦可同時切除腫瘤。而對於縱膈腔淋巴結亦可做生檢的採樣。若懷疑肋膜有侵犯時,也可經由此項檢查得到確定的診斷並且準確地評估肋膜腔積液的情況。
本院治療方式的選擇
肺癌可以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早期發現。通常早期肺癌可以經由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治癒,一旦進展到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治療模式就由手術切除轉換為內科合併放射線治療或部份手術治療。以下為各種治療模式的簡介。
內科治療
(一) 化學治療:
傳統化療在肺癌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治療仍扮演極大的角色。目前肺癌化療藥物已有多種,有針劑亦有口服劑型,副作用方面已較往年大幅改善。許多藥物因副作用低,甚至可以長期維持性使用,三星期至門診施打一次即可。年長者亦可成功接受治療。
(二)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多為口服劑型,副作用亦比傳統化療低。標靶治療有相關的健保給付規定,目前只限於局部晚期(少數)或遠端轉移治療。第四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台灣有接近一半的病人適用標靶治療。
(三)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為針劑,多為二至三星期施打一次,但因費用昂貴,有嚴格的健保給付規定,多限於第四期有遠端轉移的病患使用。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與化療及標靶治療皆不同,但通常比傳統化療來得低。
放射治療
(一) 肺癌放射治療技術:
現代放射治療技術可將高能輻射劑量精準的集中於腫瘤部位,局部攻擊癌細胞,減少正常組織的副作用。要特別注意肺部腫瘤的位置會隨呼吸運動而移動,需藉由呼吸調控使放射線能正確照射在腫瘤上,本院有多種呼吸調控方式,包括四維電腦斷層(4D-CT)、呼吸振幅自主監控裝置(ABCHES)、和自主研發的反向呼吸床,讓病人可以個人化使用適合的呼吸調控方式。
(二) 肺癌放射治療主要適應症:
1. 非小細胞肺癌:早期肺癌病人若不適合手術,可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或SABR),每次以高劑量聚焦照射,一至二週內完成,腫瘤控制率可達九成。臨床第三期可考慮先用術前化放療使腫瘤縮小,以利手術切除;術後若病理發現縱膈腔淋巴轉移或邊緣陽性者則可加做術後放射治療;第三期病人若已無法手術切除,建議根治性同步化放療,並應考慮加做免疫治療。第四期轉移性肺癌,依病人狀態可考慮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需要時可加上放射治療緩解腫瘤症狀或加強療效。
2. 小細胞肺癌:若是侷限期,以化放療為主,建議第二次化療療程起加上同步放射治療以加強腫瘤控制、增加存活率。若是擴散期則以化學治療為主,放射治療為輔以緩解症狀或加強療效。治療反應良好者,建議病人接受預防性腦部放射治療,可減少腦部轉移機率。
(三) 肺癌放射治療常見副作用:
常見的短期副作用有皮膚發炎、食道發炎、疲倦等暫時性反應,治療結束後二週即可復原;中長期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肺炎和局部肺纖維化等,多半無明顯症狀,若影響範圍較大有部分病人會有咳嗽、喘等症狀,此時用抗發炎藥物可有效改善。
外科手術
手術的最終目的是治療肺癌恢復健康,如何減少手術對身體帶來的衝擊,可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是微創手術,第二方面是術前優化身體狀態。
(一) 在外科手術部分,一般常提到的微創手術指的是內視鏡手術。胸腔內視鏡手術發展至今已有25年,近十年來亦大量運用在肺癌手術。內視鏡手術的優點是顯著的減少疼痛,術後恢復快且效果等同傳統開胸手術,病人可以盡早回到正常生活。近年來三孔胸腔內視鏡手術也進展至單孔胸腔鏡手術,且比例逐漸提高。
然而,「胸腔微創手術」並不僅止於內視鏡手術而已。所謂「微創」即減少病人傷害,手術過程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除了手術對身體的破壞,還包括了麻醉藥物對身體的影響。此外切除範圍也決定了傷害大小,肺部切除後並不會再生,因此切除範圍愈大則日後影響生活的程度愈大。 所以,我們可以從幾個部分著力減少手術帶來的傷害:
1. 減少手術本身的傷害: 胸腔鏡傷口小且少,術後恢復比較快。另外,新產品的使用,例如「組織膠」等加速復原的製品,可以減少術後胸腔引流管放置時間,甚至不必放置引流管,可大幅降低疼痛,術後當日即可正常活動。高階內視鏡(3D立體影像內視鏡)的使用,則可以讓手術切除過程更加精確,減少不必要破壞。新型態能量源(energy source)代替傳統電刀,可以減少出血及手術時間。特殊造型的自動縫合切割器,則可以讓單孔胸腔鏡手術更容易進行。以上這些都是胸腔外科醫師能夠幫助的部分。
2. 麻醉科的進步,包括術前開始使用止痛藥物,不插管麻醉手術,更進步的麻醉藥物,術中生理監測,肌肉鬆弛劑拮抗劑使用,肋間神經阻斷術等,都大幅改善麻醉後的恢復,減少術後不適感,讓病人更舒服。
3. 並非所有肺癌手術切除範圍都相同,由於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的推廣,早期診斷的肺癌的比率已大幅提高,治療效果亦同步提升。早期肺癌,可切除較小範圍,保留較多肺部組織,同時不影響治療結果。對於病人的術後復原及長期的生活品質均有顯著改善。 肺癌手術包括切除肺部腫瘤,以及淋巴腺清除。肺部組織的切除範圍包括楔狀切除,肺分葉切除,肺葉切除,及全肺切除。切除範圍的決定與腫瘤大小,型態,位置有關;也與病人年齡、共病及身體狀態相關聯。術前需與肺癌治療團隊充分溝通。 1公分以下的肺癌切除,治癒率90%以上。但是小病灶如何精準切除,則考驗外科醫師。在放射科協助下,利用電腦斷層導引或先進的複合式開刀房的透視影像,對於1公分以下病灶之精準定位,已是例行業務。此外,這項定位技術亦可搭配冷凍治療,提供不適合手術的病人幫忙。
(二) 與醫師討論,決定手術方式後,在手術前您需要準備一些事項。這些準備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在手術前處於優化狀態,儲存更多本錢,以面對手術帶來的體能損耗。
1. 術前的運動訓練,包括呼吸肌的訓練,心肺運動等。
2. 良好的營養補充。
3. 原本的內科疾病需控制良好,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些抗凝血劑術前需停藥3-5天。
4. 戒除不健康行為,如菸酒。
以上的運動訓練及營養補給,須持續到術後至少一個月,以加速身體復原。戒菸及內科疾病控制則需持續進行。
本院照護特色
病情追蹤
本院的肺癌多專科團隊由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血液腫瘤科、腫瘤治療科、核子醫學科、放射診斷科、病理檢驗科等各核心成員科別組成,每星期固定舉行肺癌多專科聯合討論會,討論新診斷病例、既有案例之階段治療之改變、及特殊案例。每一位病患之治療計劃均經過團隊眾醫師集思廣義擬訂。非核心團隊成員包括社會福利課及安寧照護小組,在聯合討論會上不常規性列席。團隊並設有個案管理師,負責溝通協調及記錄分析之職。務必作到不遺漏每一位病患。
內科治療
本院的內科治療乃依循先進的國際治療指引,加上台灣民情及健保規定擬訂。本院並設有精準醫學中心,提供有需求的病患作更進一步的基因檢測,以尋找適合個人的藥物使用,包含先進的臨床試驗藥品,以期達到"量身訂作"的治療效果。
放療照護
本院放療呼吸調控技術多元且熟練;早期肺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經驗多且療效佳;第三期化放療策略安全性高且提升可手術率;第四期選擇性加上放療改善腫瘤控制符合國際趨勢;適時搭配熱治療以增進放療效果並刺激抗癌免疫力。
外科手術
目前新光醫院胸腔外科的手術服務流程敘述如下。
1. 於門診時,將術前評估完成,包括院外資料一併列入評估,與病人討論,初步決定術式。同時對於年長病患或心肺功能不佳者,安排術前復健。
2. 手術前一天下午住院,進行術前準備工作。
3. 手術當日術前禁食8小時,除藥物外。對於小病灶,需要術前「定位」者,會先至放射科定位,或在複合手術室定位。之後麻醉科醫師花1小時左右準備,手術花費時間視術式而定。楔狀切除實際手術時間約40分鐘,肺葉切除約3小時。術後是否放置胸腔引流管及導尿管視情況決定。 目前新光醫院的設備包括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3D高解析度內視鏡,螢光內視鏡,Zeego 複合手術室。
4. 術後當日夜晚可以開始禁食,並可下床活動。疼痛控制為術後照顧重點,我們會與麻醉科合作,盡量減輕術後不適感。引流管通常於手術當日或隔日上午拔除。簡單的手術如楔狀切除於手術隔日可出院,肺葉切除則於術後2至3日可出院。
5. 在家的照顧為每日傷口照護,充分的營養補充及逐步增加的運動訓練。若有發燒或呼吸困難之情形,建議回急診就醫。若無,則於術後10日左右門診複診。
追蹤
肺癌治療開始後,需要密集追蹤至少五年。通常每3-6個月要追蹤一次影像學檢查。局部晚期或有遠端轉移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通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可能會更換治療藥物,或加其他治療模式,以鞏固治療成效。近幾年因新興的標靶及免疫治療方式陸續出現,國際公認的治療指引每年都多次更新,加入新的治療方法,所以晚期病人的存活率已大幅改善。
本院治療成果
【2013年至2017年 新光醫院-肺癌(非小細胞癌)AJCC存活率統計】
本院肺癌病患之五年存活率自第一至第四期均優於全國醫學中心之平均存活率。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醫療品質管理考核資訊系統
AJCC 期別 |
觀察年數 民國99年-106年民國99年-106年 民國99年-106 |
民國99年至106年之
1-5年觀察存活率
|
全國年齡調整 5年存活率% 95 % CI |
全國醫學中心年齡 調整5年存活率% 95 % CI |
|
觀察存活率% 95 % CI |
本院年齡調整5年存活率% 95 % CI |
||||
第1期 |
5年 |
91.95 ( 87.51 , 96.39 ) |
90.15 ( 83.50 , 96.80 ) |
78.71 ( 76.92 , 80.50 ) |
80.73 ( 78.72 , 82.74 ) |
第2期 |
5年 |
76.92 ( 60.73 , 93.12 ) |
76.92 ( 60.73 , 93.12 ) |
49.03 ( 44.41 , 53.65 ) |
52.02 ( 46.34 , 57.71 ) |
第3期 |
5年 |
35.64 ( 24.32 , 46.95 ) |
35.10 ( 19.47 , 50.73 ) |
27.00 ( 24.54 , 29.47 ) |
30.08 ( 26.87 , 33.30 ) |
第3A期 |
5年 |
40.17 ( 25.13 , 55.21 ) |
40.17 ( 25.13 , 55.21 ) |
34.39 ( 30.75 , 38.03 ) |
37.12 ( 32.51 , 41.74 ) |
第3B期 |
5年 |
26.67 ( 10.35 , 42.99 ) |
26.67 ( 10.35 , 42.99 ) |
18.86 ( 15.66 , 22.06 ) |
21.38 ( 17.08 , 25.68 ) |
第4期 |
5年 |
12.01 ( 7.90 , 16.12 ) |
11.92 ( 4.08 , 19.77 ) |
9.42 ( 8.51 , 10.32 ) |
10.79 ( 9.57 , 12.00 ) |
不分期別 (含不詳) |
5年 |
42.24 ( 37.99 , 46.50 ) |
39.78 ( 31.85 , 47.70 ) |
31.01 ( 30.04 , 31.97 ) |
35.34 ( 34.11 , 36.57 ) |